湖北:4个月近2000户科技企业实现“首贷破冰”

发布时间:2025-08-06  来源:中国信用  浏览次数:24

   近日,湖北省政府召开全省地方金融创新系列行动推进会。会上,今年3月启动的三项贷款进展引人注目。4个月,786亿元!湖北三项贷款让1.9万家主体迅速从银行获得贷款,其中近2000户科技企业实现“首贷破冰”。

 

   1.9万无抵押主体快速获贷

 

   在传统的信贷逻辑中,没有抵押物银行普遍不敢贷款。这就导致,信贷资源向固定资产密集行业倾斜。

 

   科技企业、中小企业、农民固定资产少,在信贷市场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上述三大群体,湖北分别有28.5万家、236万户、1963万人。

 

   如果继续沿用传统信贷方式,势必会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

 

   今年3月起,为从根本上破解三大群体的融资难,湖北创新推出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三项贷款,配套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金融机构发放信用贷款。

 

   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无需任何抵押,不用任何保证金,企业凭借自身的知识价值就能获得贷款。合作银行提供单笔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

 

   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是以企业商业价值为核心评估维度,通过“信用+数据+财政”三位一体新机制,归集多维度数据,构建全新评价模型。合作银行提供单笔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

 

   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贷款,是依靠数据增信和财政增信,让农民凭借个人信用价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凭借农村资产信用价值直接获得信用贷款。符合条件的农民个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分别最高可获100万元、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

 

   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光谷的光电子高科技企业。在今年3月以前,企业每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找银行融资,且额度受限。自从今年3月我省推出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以来,企业依托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等,就从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湖北银行等获得了4000多万元纯信用贷款。

 

   三项贷款政策实施以来,1.9万家主体获得贷款,较为明显缓解了长期以来各类融资困难主体的资金需求,利率也比一般抵押贷款低。

 

   最能直接体现成果的就是首贷率。数据显示,湖北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首贷户突破1948家,占比19.77%,也就是说,近2000家科技企业第一次拿到贷款。

 

   “数据增信+财政增信”是收效明显的关键

 

   短短几个月,三项贷款何以进展迅速?

 

   除了省市县各部门大力推广以外,三项贷款受欢迎有其内在的价值逻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胡宏兵认为,三项贷款是一项有效的改革,其突破的核心是政府发挥有形之手,解决了市场调节中难以实现的统一“画像”,从本质上来说,是各种政务数据的汇总、计算。

 

   三项贷款在数据增信、财政增信的基础上,又通过设立配套风险补偿资金池实现财政与金融风险分担。这构成了三项贷款改革的内核。 “三项贷款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银行看不准,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江文波说,数据丰富真实、画像精准客观,让银行能“看得更清”,为银行授信提供了可靠依据。

 

   沃克豪斯(黄冈)绿色建材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中小企业。企业负责人胡福军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入库填报营业执照等信息不到1小时,第二天就收到了邮储银行黄冈分行500万元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利率也比一般贷款低,在中小企业中广受欢迎。

 

   邮储银行黄州支行客户经理殷何说,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对于客户经理来说,缩短了甄别企业以及流程办理的时间,同时还降低了放贷风险。在推行过程中,一线客户经理很乐意推广。

 

   在三项贷款推进中,受益的不仅是企业,更有银行。“这项改革实际上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渠道。”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商业银行存款攀升,银行净息差收窄,寻找优质的信贷客户的同时还要防风险,对现阶段的银行来说也尤为迫切。

 

   树立“信用有价、失信受损、无信不立”价值观

 

   三项贷款改革,从长远来看,将促进科技企业、中小企业、农民强化创新和规范管理。

 

   以鄂州市某光电企业为例,在企业最缺钱的时候,中国银行为其批贷1000万元中小企业商业价值贷款,助力企业加大科技攻关,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企业负责人说,为了保持商业价值持续获贷,会更注重促进自身规范经营。银行给企业的不仅是资金,很有可能还是进入头部供应链的门票。

 

   武汉市黄陂区的周先生经营着一片种植园,想要升级改造为小型度假区。在“手头紧”的情况下,通过武汉农商行盘龙城支行获得“两农”信用贷款35万元。“拿到钱,高兴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周先生说,有信贷压力,亦有了把事业做好的动力。

 

   长远来看,三项贷款改革为各类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渠道支撑,有效引导了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创新发展和规范管理,树立了“信用有价、失信受损、无信不立”的价值观念,促进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塑全社会信用体系营造了良好氛围。

信用服务客服

智能机器人客服,24小时为您服务

{{ item.time }}

{{ item.value }}
常见问题
信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