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tem.time }}
{{ item.value }}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对搜情窃密活动日益猖獗,有针对性地在招聘网站、社交平台发布兼职招聘信息,以丰厚酬劳为诱饵,布下兼职的“钓鱼”陷阱。
某涉密单位公职人员因投资虚拟币亏损,便在网络论坛中发帖“求兼职”,并表明公职人员身份。很快便有境外人员表示愿意提供可观报酬,换取其所在单位生产任务、研究进度等“有偿信息”。该人虽忐忑不安,但一想到几张照片、几份文件就能换取大量金钱,贪念侥幸最终占据上风。
某市直单位外事部门科员因手头拮据在网上寻找兼职机会,被境外人员盯上。外事部门科员明知境外人员可能为情报人员,却利欲熏心,仍将单位工作动态、内部资料等文件、资料提供给对方,赚取“外快”。
提醒:公职人员特别是涉密人员要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兼职。面对兼职信息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泄露工作单位、具体职务、工作内容等敏感信息,面对门槛低、回报高的兼职,更要提高戒备之心和甄别能力,牢牢绷紧保密之弦,谨防掉入“量身打造”的兼职陷阱。
信用小课堂 | 满减、打折等广告铺天盖地,选购年货谨防“甜蜜陷阱”
发布时间:2025/01/26信用小课堂 |公考培训班“不上岸包退”条款背后是馅饼还是陷阱?
发布时间:2025/01/20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