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tem.time }}

“法官,货款我们马上归还,请不要给我们企业上失信黑名单!”近日,湖北武汉蔡甸法院创新运用失信预惩戒及信用修复双轨机制,促使一起涉企案件的欠款全额履行。该院通过精准实施信用预警、分级惩戒措施,促使长期拖欠货款的公司主动还款,实现了从“能拖则拖”到“我要还款”的转变。这一举措在“荆楚雷霆2025武汉行动”专项执行活动中为化解涉企执行难提供了新路径。
湖北某混凝土有限公司与武汉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长期有商砼供应关系。“合作十年的伙伴,竟拖欠货款两年!”申请执行人湖北某混凝土有限公司向执行干警倾诉,被执行人武汉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利用优势地位拖欠货款,导致供应商资金链濒临断裂。执行干警调查发现,此类“熟人赖账”现象在涉企案件中占比达30%以上,被执行人往往利用合作情谊逃避债务,导致供应商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蔡甸法院执行局在收到该案申请材料后,立刻联系被执行人武汉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不要以为你们是上游公司就屡屡拖欠货款,企业信用是经营根基,根基腐烂的树是长不大的。”同时,执行干警向该公司负责人展示了近年来本院采取的失信决定书与数家被执行企业递送的《撤回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申请书》,希望向其警示失信的潜在后果。
在执行干警的引导下,被执行人武汉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发现其公司在某网站上已有了信用预警,瞬间慌了神:“法官,这个要怎么消除?我们马上要参与招标好几个项目,千万别影响我们招标啊!”得知若被列为失信企业将丧失投标资格,公司负责人当日便安排财务将拖欠货款及迟延履行债务利息支付到人民法院账户。
今年以来,蔡甸法院已通过信用预警促使22家企业主动履行债务,到位金额达1.27亿元,执行局同步建立“失信预警白名单”,对主动履行企业开通信用修复绿色通道,帮助企业修复“诚信缺口”,主动为履行义务的企业屏蔽失信信息40余次。通过灵活运用各项执行措施,实现了保民生和护营商的“双赢”。
“信”案例 | 哈尔滨香坊区:创新推出的企业信用修复“异地通办”
发布时间:2025/07/15“信”案例 | 江苏昆山:上门帮扶优化,指引企业信用“一键修复”
发布时间:2025/07/09“信”案例 | 上海静安:创新开展“文书预填”信用修复主动服务
发布时间:2025/07/07“信”案例 | 贵州黔西南州:以信为帆,助力企业“诚”风破浪
发布时间:2025/07/01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