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tem.time }}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今年全面升级信用修复服务,第一季度已通过优化流程、精准帮扶等创新举措助力6万户企业通过信用修复再次重塑良好信用。
依托大数据技术,北京市持续拓展信用修复“免申即享”范围。对于已完成年报补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无需自主申请信用修复,由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大数据比对的方式,将其自动移出异常名录,经营主体即可“无感”实现信用修复。个体工商户王先生体验后表示:“过去线上补报完年报,还需要提交信用修复申请,现在系统自动解除经营异常标记,彻底告别繁琐申请流程。”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该机制从个体工商户拓展至企业群体后,截至目前已累计惠及15万户经营主体。
此外,通过优化流程,北京市大幅压缩信用修复决定时限。例如,依托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可实现修复功能异地登录,助力外地经营主体在京高效便捷进行信用修复。在申请材料提交方面,除提交申请书、承诺书外,不再要求提供其他申请材料;可通过系统平台查询或函询确认的,不再需要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于存在操作困难的群体,则提供“一对一”线下协助。通过提速举措,目前,北京市信用修复决定时限平均压缩40%,其中停止公示行政处罚信息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时限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9个工作日。
今年,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构建“三书同达”服务体系,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发放《信用修复告知书》《信用合规建设书》,将“事后处置”转为“事前提醒”。指导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信用状况加强监测,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平台内经营者发送信用修复提醒,并在完成修复后,由平台在其自身信用评价体系中及时恢复信用。
“信”案例 | 海南三亚:全流程帮办代办,助力企业“零跑动”信用修复
发布时间:2025/05/21“信”案例 | 吉林白山:优化信用服务模式,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12“信”案例 | 福建:大数据“跑腿”、开设绿色通道,多措并举助力经营主体信用修复
发布时间:2025/05/08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