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案例 | 福建:信用修复,企业轻装上阵

发布时间:2025-03-17  来源:中国信用  浏览次数:198

   “从提交申请到修复完成,只用了两天,就像给企业做了一场‘信用急救手术’。”福建省南平市铝业设备技改部副主任廖世昌说。

 

   不久前,南平铝业因一起设备事故受到行政处罚,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作了公示,因此在参与招投标资格上受到限制。“不知道要如何整改、如何进行信用修复,也不知道这个信息要挂多久、影响能不能消除,我们为此感到烦恼。”廖世昌说。

 

   就在企业陷入困境之际,南平市市场监管局主动找上门来,详细介绍了信用修复的政策和流程,指导企业提交修复申请。“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修复信用,使得我们能顺利参加招投标活动,并很快脱颖而出。”廖世昌补充道,“信用修复的过程中,我们审视内部管理漏洞,采取措施改进,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这样的案例在福建并不少见。在福州,成功完成信用修复的好望角(福建)影视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志明说:“疫情期间影城关关停停,没及时办理企业年报,公司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刘志明说,在了解到信用修复政策后,他通过信用修复平台提交了申请。“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在网上填写相关信息,上传证明材料,很快就收到了审核结果,帮助我及时赶上了春节档期。”

 

   近年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了31条措施,着力营造经营主体健康成长的市场环境,营造执法惩戒与指导服务并重等“四个市场环境”,建立了完善的信用修复机制,明确了信用修复的条件、程序和时限,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去年,福建省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有25.4万户次,经营异常状态标注的个体工商户有221.2万户次,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有5806户次。全省市场监管系统通过信用修复有效解决民企对公账号冻结、招投标受限、无法参与评先评优等各类问题16723个。从“罚单思维”到“服务思维”,为民企纾困解难,服务民营经济稳定发展。

信用服务客服

智能机器人客服,24小时为您服务

{{ item.time }}

{{ item.value }}
常见问题
信用知识